关键词梳理(三) | “文学伦理学”相关文献2004-2017年CSSCI期刊发文情况汇总
导言:为方便学界同仁,我们根据外国文学研究热点梳理并推出系列相关文献汇总。今天我们推出的是“文学伦理学”相关文献2004-2017年度在CSSCI期刊发文情况汇总。本文包含两个部分:(一)年度汇总及(二)转引量前五十名列表(转引量多少与发文时间存在关联,数据也在持续变化,我们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同仁们有所帮助。(注:为更翔实呈现文献状况,我们也包含了少数相关但仅侧重“文学伦理学”或“文学伦理”方面的外国文学论文及医学类与中国文学类论文,包括部分C刊扩展板;统计日期:2018年1月18日)。
(如果想得到完整电子版作为参考,请在后台回复“文学伦理学”)
资料搜集:大卫 || 材料整理:你别无选择 || 编辑:大卫
作者 | 题名 | 刊名 |
2017年 | ||
徐德荣; 姜珊; | 罗尔德·达尔幻想儿童文学中的“反抗”主题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耿潇; 李增; | 成长、表演与伦理——论麦克尤恩《化装》的扮装表演及其伦理关照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聂珍钊; | 脑文本和脑概念的形成机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张敬珏; | 伦理与审美互彰:族裔美国作家陈美玲与梁志英作品解读(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谭渊; | 歌德《浮士德》中的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 | 外国文学研究 |
陈为艳; | 论纳博科夫“次级人物”的伦理意义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冉华; 张亚玲; | 当代文艺的媒介文化景观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导向 | 云南社会科学 |
邹建军; |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词阐释 | 当代文坛 |
陈后亮; 贾彦艳; | 对话存在主义: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中的自由选择与伦理责任 | 外国文学研究 |
谭杉杉; | 《暗夜行路》乱伦叙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范永康; | “诗的正义”:一个亟需重建的文学研究视角 | 学术论坛 |
赵佳; | 社会新闻改编的小说中的伦理话语——以卡雷尔的《对手》为例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张剑; | 父权秩序与女性情感的冲突:《更生记》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汤轶丽; | “我的英雄是一个懦夫”——巴恩斯《时代的噪音》中的伦理选择 | 当代外国文学 |
张能泉; | 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的交锋——论《途中》杀妻行为的伦理阐释 | 当代外国文学 |
尚必武; | 从“两个转向”到“两种批评”--论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兴起、发展与交叉愿景 | 学术论坛 |
尹晶; | 事件文学理论探微——“理论之后”反思文学研究的重建 | 文艺理论研究 |
纪秀明; | 美国伦理批评及其在中国文学批评语境的重构——学术史视域下的《美国伦理批评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
郭雯; | 伦理悲剧中的预言与犯罪:重读《麦克白》 | 外国文学研究 |
张龙海; 赵洁; | 迷惘与失落:《人的污点》的伦理学阐释 | 外国文学研究 |
李长中; | 小民族文学:重述历史的边界与越界 | 文艺理论研究 |
杨艳;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翻译研究 | 中国翻译 |
张能泉; | 在艺术与道德之间游走: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的文学伦理解读 | 社会科学 |
刘靖宇; | 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汤琼; | 走向世界的文学伦理学批评——2016“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世界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隋刚; | 在康拉德《黑暗的心灵》中部分解开的伦理结与部分展现的人性因子(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晓惠; | 成长的思考:《接骨师之女》未成年人伦理身份建构表述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年 | ||
刘兮颖;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国文化对话——“第六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陈达红; | 爱沙尼亚比较文学学者、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尤里·塔尔维特访谈录(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肖惠荣; | “经典·伦理·叙事”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赣津鄂2016年外国文学学会年会会议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吴琳; | 论《流沙》中海尔嘉·克兰的身份迷失与伦理选择 | 外国文学研究 |
张连桥; | 伦理禁忌与道德寓言——论《山羊》中的自然情感与伦理选择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阴志科; | 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的三重涵义——兼谈作为书名的event | 文艺理论研究 |
张同胜; | 贾宝玉的称谓问题 | 红楼梦学刊 |
杨金才; | 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学术成就之我见(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张向荣; | 文学伦理的人性转换:“身体写作”之反思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薇; | 《坠落的人》和《恐怖分子》中恐怖分子的伦理选择 | 外国文学研究 |
赵彦芳; | 文学的伦理:个体和共同体之间——从罗蒂的文学思想谈起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埃拉·纳德尔; | 转换性文本的伦理(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胡敏; | 身份的错位和变性的悲剧——《捕蜂器》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李向格; 王雪; |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全国理事会暨新世纪外国文学与当代中外文学互动关系学术研讨会会议述要 | 外国文学研究 |
田俊武; | 论宗教伦理学与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卡夫卡小说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希翀; |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歌唱文本的伦理表达 | 外国文学研究 |
张利群; | 论批评伦理的学理依据与理论构成 | 江西社会科学 |
刘茂生; 刘建福; | 萧伯纳戏剧中的政治与伦理诉求——以《巴巴拉少校》为例 | 江西社会科学 |
安斯加尔·纽宁;汤轶丽; | 叙事学与伦理批评:同床异梦,抑或携手联姻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陈培浩; | 当我们叙述战争时,我们叙述什么——熊育群《己卯年雨雪》的战争叙事与文学伦理 | 南方文坛 |
杨革新; | 西方伦理批评的复兴及其在21世纪的新发展(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庄新红; | 莎士比亚戏剧的超验叙事与信仰伦理 | 江西社会科学 |
田平; | 文学的历史客观性与伦理阐释——论《指环与书》的多角度叙事 | 江苏社会科学 |
李仕华; 杨红旗; | 余华《第七天》小说叙事及其伦理问题 | 当代文坛 |
汉克·雷泽尔; | 创新诗歌的伦理批评与挑战(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安宁; | 黑暗之中的伦理道德之光——《黑暗之心》叙事层次的伦理学解读 | 江西社会科学 |
袁顺芝; | 《静静的顿河》的文学伦理学分析 | 俄罗斯文艺 |
吴玲; | 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下)——评《爱》 | 中国教育学刊 |
王建刚; | 恶的审美化与诗性正义论 | 文艺理论研究 |
陈后亮; | 小说修辞·阅读的伦理·批评多元主义——再论韦恩·布斯的文学伦理批评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张德旭; | 西方文学伦理学批评:脉络与方法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陈彦旭;陈兵; | 从“血缘伦理”到“契约伦理”——司各特小说《中洛辛郡的心脏》中的伦理观解读 | 外语教学 |
唐代兴; | 伦理本体性:文学研究的真正基础 | 天府新论 |
陈全黎; | 伪证:见证叙事的伦理问题 | 外国文学研究 |
李春梅; | 信仰 欺骗 选择——《信仰的卫士》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文艺争鸣 |
周莉莉; 赖大仁; | 重返确定性:布斯“共导”原则的伦理旨归 | 贵州社会科学 |
2015年 |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性概念的阐释与考辨 | 外国文学研究 |
黄晖; 张连桥;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国际学术话语的新建构——“第五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李银波; | 易卜生笔下凯蒂琳形象的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 | 外国文学研究 |
何林; | 伦理选择与道德警示——叶芝戏剧《德尔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李俄宪; 侯冬梅; | 从“一只胳膊”看伦理选择与身份定位 | 外国文学研究 |
郭国昌; 许亚龙; | 叙事伦理的规范性与《瞻对》的文体驳杂性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肖洒; | 《复仇之角》中伦理话语的解读与伦理困境的解构 | 外国文学研究 |
郭晶晶; | 《海》中的身份认同危机及伦理悲剧 | 当代外国文学 |
查尔斯·罗斯; 杨革新;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聂珍钊访谈录 | 外语与外语教学 |
李元乔; | 围绕“伦理”的四个文学理论关键概念辨析 | 文艺理论研究 |
范昀; | “人如何生活”——论当代英美文论的伦理定位 | 文学评论 |
唐伟胜; | 论美国当代自传文学叙事中“真实”的再现伦理 | 江西社会科学 |
胡忠青; 蔡圣勤; | 伦理困境:《耶稣的童年》中乌托邦社会的表征 | 社会科学家 |
杨水平; |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中的《收集证据》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李滟波; | 《希伯来圣经》乱伦叙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蒋文颖; | “女儿”或“妻子”:论海达·高布乐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 外国文学研究 |
范渊凯; | 我国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江苏社会科学 |
张昕; | 约翰逊文学批评的伦理道德取向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王卓; | “主”“客”之困——论扎迪·史密斯新作《西北》中的空间政治和伦理身份困境 | 当代外国文学 |
张连桥; | “恍然大悟”:论小说《终结的感觉》中的伦理反思 | 当代外国文学 |
隋刚; | 斯芬克斯因子与贯穿托·斯·艾略特诗境的信仰之旅(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尚必武; | 儿童福祉的意义探寻与守护方式:麦克尤恩新作《儿童法案》中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 外国文学研究 |
周才庶; | 布莱希特“间离”学说的文学伦理反思 | 外国文学研究 |
聂珍钊; 黄开红;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游戏理论关系问题初探——聂珍钊教授访谈录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袁雪生; 彭霞; | 裘帕·拉希莉《疾病解说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蓝云春; 李卓; | 呼唤文学伦理价值的理性回归——《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评析 | 中国出版 |
唐晋先; | 西蜀故道精神守望的文学礼仪——赵良冶新世纪散文阅读手记 | 当代文坛 |
杨和平; 熊元义;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当代文学的道德批判 | 外国文学研究 |
栾栋; | 中日哀感文学之启示 | 外国文学研究 |
曾巍; | “闺范”背后的伦理问题——西尔维亚·普拉斯女性诗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廖奕; | 文学律法的伦理光照:卡夫卡《审判》新论 | 外国文学研究 |
张龙海; 苏亚娟; | 中国学术界的新活力——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评析 | 当代外国文学 |
苏坤; | 新世纪文学批评的伦理回归——“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 当代外国文学 |
张同胜; |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伦理身份论略 | 红楼梦学刊 |
张连桥; | 中国学术话语创新的奠基之作——评聂珍钊先生近著《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 道德与文明 |
林玉珍; | 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的新高度——“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金小天; | 重写性别伦理——论《荒芜的答案》中的现代爱情观与新女性意识 | 外国文学研究 |
邹惠玲; 陈晓曦; | 相悖的伦理诉求与两难伦理选择——《日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黄开红; | 于“自由”处觅自由:论《在路上》的追梦精神 | 外国文学研究 |
秦明利; | 伦理事件中人的意义:评《伦理选择与价值评判:劳伦斯·达雷尔重奏小说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
吕超; | 西方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伦理 | 外国文学研究 |
龙其林; | 从他者到本位:中西生态文学伦理的现代转型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韩林; | 爬罗剔抉尽心力 十年辛苦不寻常——评刘卫英、王立《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 学术交流 |
2014年 | ||
张龙海; 苏亚娟; | “梦”:《美国在心中》的伦理隐喻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晓芳; | 《新生》中的伦理禁忌与岛崎藤村的“新生” | 外国文学研究 |
雷晓敏; | 本居宣长“物哀”论的三个误区 | 外国文学研究 |
阴志科; | 从“理论之后”到“文学事件”——新世纪伊格尔顿的文学伦理学立场 | 贵州社会科学 |
赵慧; | 梁实秋对浪漫主义态度的变化 | 求索 |
尚必武; | 一种批评理论的兴起:《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解读(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汤林峄; | 《大公报·文学副刊》与文学伦理:回顾与重拾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茂生; 王英; | 《卖花女》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王树福; | 文学伦理学批评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 外国文学动态 |
马兵; |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伦理维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龙云; | 文学伦理内涵的阅读策略 | 理论月刊 |
李玲; | 毒物描写:《一千英亩》的隐型环境伦理主题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夏文静; 商亮; | 盖斯凯尔夫人长篇小说文学伦理学解读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冯溢; 刘卓; | 后现代伦理道德的寓言——《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刘红卫; | 哈罗德·品特剧作《饯行酒》中施虐行为的伦理阐释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周庭华; | 逃离抑或回归——门罗的《逃离》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反思 | 国外文学 |
刘建军;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构建 | 外国文学研究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 | 外国文学研究 |
吴笛; | 追寻斯芬克斯因子的理想平衡——评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 外国文学研究 |
赵炎秋; | 伦理视野下的西方文学人物类型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立新; | 作为一种文化诗学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董洪川;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
黄曼; | 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交锋——《饥饿游戏》中的伦理选择及其启示 | 外国文学研究 |
傅利; 黄芙蓉; | 伦理的边界与读者的责任:评《乔伊斯的伦理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陈后亮; | 伦理学转向 | 外国文学 |
李海燕; | 论王通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求是学刊 |
尚必武; | 成长的不能承受之轻: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 | 外语教学 |
肖画; | 残酷的陌生化──中国当代作家的悲悯情怀与文学想象 | 扬子江评论 |
杜明业; | 《别让我走》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隋红升; | 约翰·基伦斯《杨布拉德》对美国南方男性气概的伦理批判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楠; | 性别与伦理间的安提戈涅:黑格尔之后 | 外国文学研究 |
樊星; 雷登辉;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评聂珍钊教授《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茂生; 张连桥; |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向辉; | 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伦理学对比 | 江西社会科学 |
解林静; | 伦理与世界相互渗透过程中锐意的伦理创新——对早期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郑杰; | 从《高加索灰阑记》看布莱希特式的社会主义想象 | 外国文学评论 |
周玉花; | 近十年来美国文学研究的文学伦理学回顾 | 湖北社会科学 |
田俊武; | 斯坦贝克弑兄故事与圣经隐喻 | 外国文学研究 |
徐晓东; | 英国18世纪文学伪作历史之辩 | 外国文学研究 |
董玮; |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贝奥武甫》当代改编 | 学术探索 |
管先恒; | 论《红楼梦》的文学伦理学意义 | 江淮论坛 |
安鲜红; | 莎士比亚伦理思想新识:从希罗的性别身份谈起 | 学术探索 |
李海燕; | 初唐史家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理论学刊 |
梁晓萍; | 文学经典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兼与聂珍钊先生商榷 | 文艺研究 |
吴中胜; | 礼:中国文学伦理学关键词——兼论《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学伦理学的早期发展 | 江海学刊 |
申寅燮; 聂珍钊; | 日本现代文学形成过程中的伦理手段——告白(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2013年 |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口头文学与脑文本 | 外国文学研究 |
杨革新; | 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与美国伦理批评的复兴 | 外国文学研究 |
徐燕; 溪云;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局面和生命力——“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红卫; | 自由意志、理性意志与“激情之爱”——《背叛》中“婚外情”的伦理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林大根; | 论韩国“檀君神话”的伦理意识 | 外国文学研究 |
龙云; | 西方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功能类型及研究焦点 | 外国文学 |
聂珍钊; | 五四时期诗歌伦理的建构与新诗创作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隋晓荻; | 现代化状况与主体性自由:现代主义文学的伦理向度 | 外国文学评论 |
刘巍; | 文学伦理之“常”与作品生命之“长”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刘卫英; | 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曲涛; 孟健; | 解读后“9·11”小说中的道德叙事——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 | 外语与外语教学 |
尚必武; | 《甜牙》——“原谅”的伦理与情感 | 当代外国文学 |
杨金才; | 关于21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研究的几点认识 | 当代外国文学 |
司俊琴; |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中的道德主题与俄罗斯道德文学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黄曼; | 论《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伦理隐喻 | 外国文学研究 |
胡全生; | 她作为个体在说话——评《艾丽丝·默多克小说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
聂庆娟; | 《白鲸》中多重伦理关系的现代阐释 | 湖南社会科学 |
徐彬; 汪海洪; | 国外劳伦斯·达雷尔研究述评 | 当代外国文学 |
黄芙蓉; 傅利; | 重建文学之经典 彰显伦理之沉重——评《伦理、理论与小说》 | 外国文学研究 |
龚举善; | “非虚构”叙事的文学伦理及限度 | 文艺研究 |
聂珍钊; | 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 | 文艺研究 |
陈永明; | 近代以降中国社会的文学伦理话语权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陈湛妍; | 伦理错位与心灵的孤独——论《华盛顿广场》中凯瑟琳的悲剧命运 | 外国文学研究 |
朱振武; 朱晓亚; | 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生与垦拓 | 当代外国文学 |
安宁; 袁广涛; | 菊与真——《红楼梦》37至41回的背后旨意 | 江西社会科学 |
张智宏; | 隐喻构造世界的实践诗学——论理查德·罗蒂的文学伦理学 | 北方论丛 |
刘保亮; | 论当代河南乡土文学的乌托邦叙事伦理 | 当代文坛 |
胡胜; 赵毓龙; | 伦理学视阈下的中国古代小说 | 社会科学战线 |
柏灵; | 《恶龙的兄弟》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许志强; | 在法律的面具之下——《水手比利·巴德》的“伦理结”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钟鸣; | 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斗争与转换——《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苏西; | “第二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苏晖; | “第二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 外国文学动态 |
尚必武; | 形式美学的道德旨归:麦克尤恩《家庭制造》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江西社会科学 |
江山; 胡爱国; | 塞内加的生态文学伦理思想研究 | 江西社会科学 |
2012年 | ||
高惠莉; | 马克思主义文学伦理批评的建构 | 求索 |
惟山; | Books Received | 外国文学研究 |
徐彬; | 劳伦斯·达雷尔《亚历山大四重奏》中的场所与伦理释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郭雯; | 伦理的“暗礁”:《暗礁》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庄文泉; | 文本研究、问题意识与批评方法的实践——评邹建军主编《易卜生诗剧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
陈永明; | 论中国文学伦理的生成与流变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胡宝平; 王守仁; | 《为诗辩护》与伊丽莎白时代文学批评的“自我塑造” | 外国文学研究 |
武月明; | 用伦理解读人生,以传统救赎自我——评《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索尔·贝娄小说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
易建红; |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中的《海狼》 | 外国文学研究 |
俞曦霞; 黄铁池; | 历史重负下的人伦回归——《国王的人马》的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晓兰; | 菲尔丁道德密码的解译——评《亨利·菲尔丁小说的伦理叙事》 | 外国文学研究 |
宋艳芳; |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不出版,就出局”的黑色幽默——兼谈文学界的伦理转向与伦理批评 | 外语研究 |
尚必武; | “让人不安的艺术”:麦克尤恩《蝴蝶》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语教学 |
甘文平; | 新兴文学批评理论对经典小说的成功阐释——评朱卫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的理查生小说》 | 外国文学研究 |
修树新; |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生存伦理——以《秀拉》和《宠儿》为例 | 外国文学研究 |
甘文平; | 论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文学性” | 江汉论坛 |
李莉莉; | 《店员》伦理内蕴的三维视阈 | 学术交流 |
熊辉; | 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重审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崔娃; |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家庭伦理解读 | 社会科学战线 |
袁英; | 《米德尔马契》:伦理关怀与道德寓言 | 外国文学研究 |
李怡; |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土生子》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年 |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 外国文学研究 |
尚必武; | 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慈悲》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田俊武; | 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 外国文学研究 |
龙云; | 全球化时代文学伦理研究的“去妖魔化” | 探索与争鸣 |
魏啸飞; 陈月娥; | 现代语境下的“阿喀琉斯之踵”——《蜗居》与《小镇畸人》的文学伦理学比较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耿潇; | 追寻血性生命 回归和谐自然——论劳伦斯道德理想实现之路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张士民; 何树; | 现实主义伦理——文学伦理学关于真实/真理和张力关系的调节原则 | 外语研究 |
廖济忠; | 试论文学的伦理气质 | 求索 |
徐江清; | 亨察德的伦理悲剧——伦理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 外国文学研究 |
周艺; | 自然和人性的较量——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光》 | 当代外国文学 |
田俊武; | “迷茫时代”的道德歌手——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叙事 | 外语教学 |
2010年 | ||
冯昊; | 民族危机下的道德言说——沦陷区文学伦理叙事探析 | 江西社会科学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柯建华; |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 | 外国文学研究 |
蒲若茜; |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评《“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的伦理思想研究》 | 当代文坛 |
易立君; | 论《宠儿》的伦理诉求与建构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慧; | 生态伦理视阈下扬克的悲剧 | 外国文学研究 |
陈晞; 黄宁; | 麦克白:伦理身份的转换与自我毁灭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赵晓; | 英雄时代理想的家庭伦理——《奥德赛》家庭伦理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小说评论 |
葛桂录; 冀爱莲; | 唯美主张与伦理实践的悖论:奥斯卡·王尔德“谎言”的衰落——评刘茂生的《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 | 外国文学研究 |
孙靖; | 人伦扭曲的双重悲剧:以凯瑟琳为中心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本朝; | “文以载道”观的批判与新文学观念的确立 | 文学评论 |
2009年 | ||
杨金才; | 评聂珍钊等著的《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英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杨革新; | 伦理选择与丁梅斯代尔的公开忏悔 | 外国文学研究 |
杨红旗; | 叙事伦理与文艺学的知识生成 | 文艺理论研究 |
修树新; | 试析《金色笔记》中矛盾的女性性伦理观 | 东疆学刊 |
陶久胜; | 奥尼尔的文学伦理思想论析 | 江西社会科学 |
邹建军; | 文明的忧思和道德的发现——评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
聂珍钊; | 《老人与海》与丛林法则 | 外国文学评论 |
车凤成; | 文学伦理学批评内涵再思考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吴斯佳; | 从文学伦理学看戏剧中的“弑父”主题 | 江西社会科学 |
刘茂生; | 《理想丈夫》中的政治伦理与家庭和谐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晨; | 文学批评的伦理转向:文学伦理学批评 | 山东社会科学 |
孙芳; |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伦理道德理念 | 河南社会科学 |
龙云; | 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 | 外国文学研究 |
成海鹰; | 文艺伦理还是文学伦理——论文学伦理成立的基础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8年 | ||
刘红卫; | 伦理环境与小说《觉醒》的拒绝与接受 | 外国文学研究 |
贺晓武; | 虚构作品的文学伦理学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关合凤; | 《蓝色的海豚岛》的伦理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修树新; 刘建军;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 | 外国文学研究 |
杨炳菁; | 历史记忆与文学语言——评小森阳一的《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 | 外国文学 |
唐小林; | 伦理话语: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的基本质态 | 甘肃社会科学 |
尹雪梅; 廖才高; | 生态文学:西方批判文学的新范式 | 求索 |
陈晞; | 伦理现场演绎经典——从“长干行”到“河商妇的一封信”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茂生; | 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兼评《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2007年 | ||
刘茂生; 方红; | 《莎乐美》: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 | 外国文学研究 |
张杰; 刘增美;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元主义阐释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芳实; | 论《分成两半的子爵》中不平等的“善”“恶”对立 | 外国文学研究 |
马永辉; 赵国龙; | 伦理缺失·道德审判——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榆树下的欲望》 | 齐鲁学刊 |
刘红; |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伦理主题研究的方法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傅洁琳; | 接受美学的伦理向度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祝平; | 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 | 外国文学评论 |
2006年 | ||
林宇; 徐雪梅; | 托尔斯泰伦理道德观的艺术呈现 | 江西社会科学 |
刘茂生; | 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的可能空间——兼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 | 外国文学研究 |
秦洪; | 西方语境下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刘英; | 回归抑或转向: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文学伦理学批评 | 南开学报 |
聂珍钊; | 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 | 学习与探索 |
黄开红; |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访聂珍钊教授 | 学习与探索 |
黄开红; | 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梦”——试论嘉莉妹妹的道德倾向 | 外国文学研究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蒲若茜; | 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 外国文学研究 |
陆耀东; |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问题 | 外国文学研究 |
李定清;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 | 外国文学研究 |
张建佳; 蒋家国; | 论劳伦斯小说的性伦理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松林; |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 当代外国文学 |
2005年 | ||
邹建军;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茂生; | 王尔德:享乐主义道德与唯美主义艺术的契合——以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为例 | 外国文学研究 |
溪云; |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立辉 | 叶芝象征主义戏剧的伦理理想 | 外国文学研究 |
聂珍钊 |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Knut Brynhildsvoll | The Claim of the Ideal: Ethics in Ibsen′s Dramas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宁 | 文学的环境伦理学:生态批评的意义 | 外国文学研究 |
刘建军 | 文学伦理批评的当下性质 | 外国文学研究 |
乔国强 |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管见 | 外国文学研究 |
邹建军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 | 外国文学研究 |
2004年 |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宁 | 批评的伦理与学术的规范 | 外国文学研究 |
作者 | 题名 | 刊名 | 被引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 | 外国文学研究 | 668 |
聂珍钊 |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373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334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 外国文学研究 | 241 |
李定清;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 | 外国文学研究 | 163 |
邹建军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 | 外国文学研究 | 103 |
邹建军;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 | 外国文学研究 | 100 |
黄开红; | 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梦”——试论嘉莉妹妹的道德倾向 | 外国文学研究 | 84 |
刘建军 | 文学伦理批评的当下性质 | 外国文学研究 | 83 |
王宁 | 文学的环境伦理学:生态批评的意义 | 外国文学研究 | 82 |
张杰;刘增美;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元主义阐释 | 外国文学研究 | 73 |
修树新;刘建军; |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 | 外国文学研究 | 69 |
乔国强 |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管见 | 外国文学研究 | 63 |
聂珍钊; | 《老人与海》与丛林法则 | 外国文学评论 | 61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5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 | 外国文学研究 | 42 |
陆耀东; |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问题 | 外国文学研究 | 42 |
黄开红; |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访聂珍钊教授 | 学习与探索 | 42 |
张建佳;蒋家国; | 论劳伦斯小说的性伦理 | 外国文学研究 | 38 |
聂珍钊; | 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 | 学习与探索 | 38 |
刘英; | 回归抑或转向: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文学伦理学批评 | 南开学报 | 35 |
龙云; | 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 | 外国文学研究 | 34 |
刘茂生; | 王尔德:享乐主义道德与唯美主义艺术的契合——以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为例 | 外国文学研究 | 34 |
刘茂生; | 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兼评《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 外国文学研究 | 33 |
祝平; | 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 | 外国文学评论 | 31 |
周艺; | 自然和人性的较量——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光》 | 当代外国文学 | 31 |
周庭华; | 逃离抑或回归——门罗的《逃离》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反思 | 国外文学 | 27 |
蒲若茜; | 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 外国文学研究 | 26 |
龚举善; | “非虚构”叙事的文学伦理及限度 | 文艺研究 | 25 |
聂珍钊; | 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 | 文艺研究 | 24 |
尚必武; | 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慈悲》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23 |
修树新; |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生存伦理——以《秀拉》和《宠儿》为例 | 外国文学研究 | 23 |
易立君; | 论《宠儿》的伦理诉求与建构 | 外国文学研究 | 21 |
刘立辉 | 叶芝象征主义戏剧的伦理理想 | 外国文学研究 | 21 |
杨金才; | 关于21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研究的几点认识 | 当代外国文学 | 20 |
刘茂生; | 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的可能空间——兼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 | 外国文学研究 | 20 |
柯建华; |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 | 外国文学研究 | 19 |
刘向辉; | 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伦理学对比 | 江西社会科学 | 18 |
刘红卫; | 伦理环境与小说《觉醒》的拒绝与接受 | 外国文学研究 | 17 |
刘茂生;方红; | 《莎乐美》: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 | 外国文学研究 | 17 |
尚必武; | 成长的不能承受之轻: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 | 外语教学 | 16 |
杨炳菁; | 历史记忆与文学语言——评小森阳一的《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 | 外国文学 | 16 |
尚必武; | “让人不安的艺术”:麦克尤恩《蝴蝶》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语教学 | 15 |
孙靖; | 人伦扭曲的双重悲剧:以凯瑟琳为中心 | 外国文学研究 | 15 |
王本朝; | “文以载道”观的批判与新文学观念的确立 | 文学评论 | 15 |
聂珍钊; | 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性概念的阐释与考辨 | 外国文学研究 | 15 |
刘红卫; | 自由意志、理性意志与“激情之爱”——《背叛》中“婚外情”的伦理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14 |
杜明业; | 《别让我走》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 14 |
田俊武; | 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 外国文学研究 | 13 |
袁英; | 《米德尔马契》:伦理关怀与道德寓言 | 外国文学研究 | 13 |
注:由于空间有限,我们只保留个前50篇文献,引用量相同的文章不分先后,只是根据知网呈现的顺序排列。
转载请标明出处:“外国文学文艺研究”微信公众号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CSSCI资源相关
学术网络资源网站
A&HCI期刊介绍及投稿方式
A&HCI期刊介绍|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A&HCI期刊介绍|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
A&HCI期刊介绍|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更多期刊请浏览历史推文)